为进一步扩律援助覆盖面,加律援助便民服务力度,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推进法律援助服务向基层延伸.3月2日,由省司法厅刘伯林副厅长带队,青海凡圣律师事务所律师与其他法律界同仁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忠孝村和前坪村开展法律服务工作,针对当地村民在农村土地流转、征用、宅基地及婚姻继承等方面引发的纠纷,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同时建立长效机制,签订村(居)法律顾问协议,为村民提供长期免费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 真正帮到了村民
“律师,我想问一下,民事赔偿不执行怎么办?”......3月2日,在转导乡忠孝村村村委会前的广场上里,聚满了人群。我所律师现场为转
导乡忠孝村和前坪村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我丈夫年前出去打工,受了工伤,打官司给赔了2万块钱,但钱还没拿到......”刘大婶向律师咨询到。
“这个事情比较简单,在规定时间以外还没有赔付的话,就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就可以了。”我所蒋仁华主任认真听取案件介绍后,便耐心详
细地进行了解答。
此次法律援助活动主要通过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散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律师结合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给大
家做了深入浅出的宣讲。同时还为大家讲解了与群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权利义务,引导大家通过正常合法的渠道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帮助
他们建立找法意识,及时解决农村社会存在的矛盾纠纷问题。
活动中,前来咨询和领取法治宣传材料的群众络绎不绝,学法热情高涨。
据统计,我所共解答村民群众十余件法律相关问题,其中包括民事、财产、婚姻等案件,涉及金额达三十余万元。
村民有了自己的律师 可随时咨询
遗产继承问题、家庭纠纷,土地流转问题……有了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想弄懂该找谁?3月3日,我所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
乡忠孝村和前坪村正式签订法律顾问协议,义务为两村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和援助。这是我所首次签订村(居)法律顾问协议,从此忠孝村和前坪村
也有了自己的律师,村民不出村就能够获得专业的法律服务。
“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是建设法治青海的重要民生实事。”省司法厅副厅长刘柏林表示,义务法律顾问进村(居)活动,可以增强村居
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法治观念,引导村居干部群众遵纪守法,增强群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助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我所蒋仁华主任向村民介绍到,法律顾问的主要职责是提供法律咨询、法律代理、法律援助等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协助基层
调解组织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对敏感事件、突发事件提出处理的法律意见;对村居重大事项进行论证。同时,把好法律程序关,将法律服务和加
强村居事务依法管理相结合,促进村居的依法治理。只要上村委办公室或者直接打电话,就能找到律师,得到专业的解答。
“那我们就不用开摩托进县城托熟人了,有事就可以找村上的律师了,这个事好......。”忠孝村村民肖大爷说
到。(文/马娟)